校園. 槍擊
這兩個詞乍看之下似乎沒有共通點。學校雖為知識的啟源地,是千百萬無辜的兒童去學習、探索和尋求庇護的地方,而槍擊事件大多發生在飽受戰爭蹂躪或犯罪沉重的地區–猖獗的疾病、嚴重的營養不良和死亡之處。有了如此強烈的差異,這樣兩者會有可能為同義詞?
不幸的是,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相當明顯。據“芝加哥論壇報”報導,校園槍擊事件比以往來的更加普遍,舉例來說,去年五月一名17歲的德州高中生在校奪走10名同學的性命;同時,另一名13歲的同學傷了2名人員,如果不是因為校方的迅速反應,可能會有更多受害者。在這兩起槍擊案發生之前的類似事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2018年平均每周有超過一次的校園槍擊,造成超過70名傷者及40人死亡。換言之,2018年僅過了一半,但受傷和死亡人數已多於2017年,而且整體來說似乎已經超越2017年。
有了這些令人吃驚的統計數據,我們能做些甚麼來防止這些事件呢?首先,讓我們探討一些可能的潛在原因,並研究人臉辨識技術(FRT) 如何能減緩這些問題滋生。
霸凌
校園暴力的另一個可能原因為霸凌,而美國政府將其定義為學齡兒童的反覆、不受歡迎和攻擊性行為,並包含真實或感知的權力失衡。霸凌行為在許多國家和多數校區 (初級、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視為非常嚴重的問題;格外震驚的是,由於事件的揭露率對霸凌者和受害者皆造成了重大的心靈創傷。美國教育部聲稱,只有不到40%的霸凌案件會通知成年人,這意味著孩子們常常會感到無助、羞恥和被孤立,並且不知道如何尋求幫助。然而,學校可以藉由人臉辨識系統來辨別持續表現出不安情緒的學生。行政人員和輔導員則可以積極地幫助受害學生,而不必等待他們尋求協助-許多學生甚至不考慮這個選項。
身份管理
在較根本層面來說,校園暴力也可能是因為讓錯誤的人就讀所導致。一般的安全系統可以監視既有的設定區域,但不能提前分析或提供暴力事件警示。傳統的監控系統也無法利用現有的犯罪資料庫或查看某校園發生暴力事件的歷史。另一方面,人臉辨識的監控系統可以利用邊緣運算來確保是否有任何危險情況存在。例如,在有入侵者的情況下,人臉辨識的監控系統能顯示其過往的犯罪及暴力事實,或其它和該校有關的事件。
無法辨別普遍的壓抑情緒
如同稍早所提到的,霸凌最可怕的事實之一是它被揭露的低比率,同時點出了抑制負面情緒的廣泛性。這種負面情緒的壓抑,無論是否來自霸凌,都可能導致更加不穩定的情緒狀態;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可能將伴隨暴力行為產生。如果我們有能力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觀察人臉辨識的心理趨勢,那麼為什麼不使用這樣的能力來治療臨床上抑鬱的個案呢?當然,人臉辨識將使危險人物遠離學校,但它也能為所有學生創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環境-學生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成績上,真正的作自己。
我們邀請暑期實習生參與調查人臉辨識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潛力,並發表他們的調查結果。發表此文的Andy Tseng,為目前就讀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電腦科學系的學生。他深信,和他在威盛的同事一樣,此項技術可以並應該讓世界變得更好更安全,而這些轉變始於教育。我們邀請您一起點閱教育領域系列中的其它文章:教育個性化:將 AI 融入另類課堂;人臉辨識如何幫助學生有效學習。
為使我們更瞭解您未來的人臉辨識系統技術和部署上的需求,請填寫簡易的調查問卷。
[bs_button size=”md” type=”info” value=”立即填寫威盛人臉辨識調查問卷!” href=”https://goo.gl/forms/JcMzxzGT9lEZWMV43″]
我們的問卷將於2018年8月17日截止。幸運得主將可獲得高性能威盛智慧攝影機一台。
更多關於威盛智慧攝影機的詳細資訊,請參閱此處。
在此先感謝您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