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駕駛級別
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建立一個國際公認的標準,將無人駕駛車依「自動化」程度由零至五共區分為六個等級。- 零級:無任何輔佐功能,無自動化,完全由人工操作。
- 一級:單項獨自發揮作用,例如巡航控制或是停車輔助,駕駛仍為主要控制範圍內。
- 二級:部份操控功能已經自動化,例如車道維持及可視距離、速度和路況移動。
- 三級:有條件的自動化系統在某些情況下能完全控制車輛並採取故障安全機制,但最終仍可讓駕駛在短時間內重新開始並進行干預。
- 四級:高度自動化,系統在大多數情況下能完全控制車輛,具深度整合的故障安全機制,若需要轉換控制,駕駛人可有充分預警。
- 五級:在所有情況下,車輛都可自行駕駛,成為完全自動化,車子不需要方向盤、剎車和油門。整個動態駕駛任務(DDT)皆完全自動化,車輛可以處理各種情況,並具有多個運算驅動的故障保險。 這通常被認為是方向盤和踏板需被移除的原因,並且不需要駕駛人進行干預。
目前所在階段
最終目標是達到5級,一個全自動化的世界。 雖然我們尚未達標,但我們往前邁進一大步。想想你開的車。 你有巡航控制嗎?停車輔助?若是如此,您的車已達1級程度。如果您的車為更新款,它或許具備自動剎車或車道維持功能。那麼,它則視為第2級。許多汽車消費品牌目前正試圖超越這些階段並開發3級或4級技術。特斯拉Auto Pilot和戴姆勒公司(Mercedes Benz)Drive Pilot已經在銷售具有3級功能的汽車,而日本汽車製造商預計到2020年左右,我們將開始看到具3級以上的汽車在運行。 然而,這些仍然被認為是以駕駛人為中心的優質汽車附屬品,而不是專門用於自動化行駛的車輛。在5級,我們可能已不復見那些車輛具備以駕駛人為導向的油門踏板以及方向盤。 在私有道路上,儘管數量很少但已有全自動駕駛的車輛在運行。我們具備處理和感測器要求,以便在受控環境中實現自動化,沒有充滿變數的行人、其他車輛和日常生活的行為出現。現在的任務是訓練汽車在現實世界及公共道路上的自主性,充滿了不可預測性。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卻也並非毫無可能。